“德江县煎茶镇新场社区油沙大米加工厂开业了!”12月28日,在德江县煎茶镇新场社区的油沙米加工厂房前,随着该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彭明亮的话音落下,该加工厂便正式开始作业。
在工人的操作下,莹亮光滑的大米从机器出口流淌出来,掉进仓口的袋子里,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浓郁的稻米香味。
“我们这个设备是全自动的,2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流程,我们一天八个小时工作下来可以生产20吨左右,大米的品质也很好。”38岁的李朝贵说,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,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赚钱我很满意。
“我们新场油沙米吃起来清香软糯,口感清甜,目前在本地市场的订单不错,我们的工人正在加紧生产。”一旁的德江县煎茶镇新场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张玉东笑着接过话茬。
近年来,该社区加快推进优质水稻产业发展,通过采取“社区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“订单农业”发展模式,进行统一提供良种、统一技术培训、统一收购价格、统一加工包装的方式,进一步推进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,集中连片打造“新场油沙米”品牌。
此外,该公司还在农产品资源上下功夫,促进稻米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发展,实现绿色发展。
“我们加工出来的稻壳,都是卖给周边的养殖大户,用于养殖。” 张玉东说。
产业发展兴旺,农户增收有希望。目前,该公司除了与村民达成收购协议,对本地稻谷进行收购外,还聘请附近村民到工厂务工,促进百姓就业,多渠道带动百姓增收。
“今年的本地市场订单让我们尝到了甜头,所以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,带动更多的群众种植粮食,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,同时,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,销往贵阳、重庆等地。”张玉东说。
网友评论